停車位是必需品不是投資品
【亞訊車網 www.csclwlkj.com】十年之后,我所住的樓盤開發商終于第二次開售車位了。十年前項目開盤同時出售了地下一層的車位,每個27萬的均價在當年算得上是天價,賣得不算很火,但幾年內也售罄了。
這一次價格沒怎么漲,已經算同等地段的“平民價”了。苦苦等待多年的業主們下手很快,地下二層100多個車位一搶而空,地下三層也賣掉了大半。
消化這么快的原因,除了積累多年的購買力,還與隔壁新開盤的一個豪宅樓盤有關。這個項目公寓已經開賣,每套超過2000萬元;車位要等到一年后交付時才出售,但售樓部傳言屆時定價在60萬~100萬/個。
這種恐慌性搶購的情緒,似乎也能印證“炒房不如炒車位”的新說法。但車位真是一種好的投資品嗎?
作為必需品的車位
對有車無車位的業主來說,我所在的這個小區簡直是個噩夢:小區地面只有幾個流動車位;地下要到三層才有少量空置車位,付了租金也不保證有固定位置,每天先到先得;周邊一公里之內沒有停車場,也沒有任何路面停車位;如果在馬路上亂停,恭喜你,這里是繁忙而擁擠的交通要道,交警從早到晚固定執勤。
到處找車位不僅僅是個耗費時間和油錢的活,更是對人心理的煎熬,沒有固定車位帶來的不安全感會讓你上班都不安心。這種情況下,如果你還想過上有品質的生活,只有干脆放棄有車生活,不然只有買車位一條道路可選。
車位和車一樣,十年前還是奢侈品,2003年中國汽車保有量是1219萬輛,差不多每百人一輛車;2013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1億輛,差不多14人一輛車,在城市比例更高,車已經成為必需品。
汽車數量增長很簡單,汽車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就行了;車位卻受限于有限的土地,無法大量增加。目前上海中心城區夜間停放車輛總量約為74.3萬輛,但小區配建的停車位總數只有47.1萬個,40%的車主只有到處“打游擊”,停在馬路邊過夜還要擔心愛車失竊和受傷。
作為投資品的車位
供求關系這么緊張,在任何一個市場看起來都是投資的好標的。但在車位市場,專業投資請謹慎!
先看出租的回報率。我所住的小區外籍租戶比較多,他們一般不需要車位,這些房東的車位常年對外出租,成交價是600元/月左右,房東自己還要承擔每月100元的物業管理費,年回報率只有2%多一點。這不是個案,新天地和徐家匯是上海車位價格最貴的區域,高端樓盤的車位已達60萬~80萬/個,月租金只有1000元左右,回報率也只有2%左右;外環外車位在10萬元/個左右,租金只有200元/月左右,回報率也在同一水平。
很多投資者會說,炒房都不會太在乎租金收益,只在乎房價上漲收益。但與自由流通的房產不同,單獨出售的車位只能在小區業主之間流通,市場很小,成交周期很長;附屬房產流通時,根據目前的交易實際情況來看,有一定溢價,但幅度很小。
車位的買進賣出與房產一樣,需要交納很多稅費。僅購買環節,就有一筆物業維修基金(費用為1198元×3%×建筑面積),還有3%的契稅。在融資方面,多數銀行不提供車位按揭貸款,只提供消費貸款,利率較基準利率有所上浮。
當然這些都是靜態的分析,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還在持續,車位的租金水平還會不斷提高;但新建樓盤的車位配比也在提高,車位的價格也會不斷提高。如果早年以較低的價格在一個車位比很低的樓盤買了車位,未來的投資回報率會不斷提升;如果現在去一個車位比公寓戶數還多的新建樓盤高價買車位,就不是一項好的投資。
買車、賣車就上亞訊車網,www.csclwlkj.com!
汽車團購 http://tg.yescar.cn,省心、省力、省錢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