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護全車乘員,主被動防護拼高下
由現代汽車歐洲設計中心主導設計的i30其車身剛性幾乎與歐洲房車無異,而援用雷諾Clio底盤的Tiida則采中庸之道,柔軟舒適的座椅配上出色操控、定位獨樹一格。
i30cwABS應該是標配
i30cw僅有兩種級距,「經典型」與「旗艦型」,令人費解的是總代理并未將最基本的ABS+EBD列為全車系標配,而「雙前座氣囊」與「前座預縮式安全帶」甚至是「四輪碟煞」都是標配!理論上「主動安全配備」的優先值應高于「被動安全配備」,但這已不是先例,ToyotaYarisE版車型也采用相同理念,有氣囊卻沒有ABS;蛟S是統計數據顯示,即便有防鎖死煞車系統,但駕駛人在緊急狀況時卻不懂得轉動方向盤、回避危險,因此干脆將氣囊列為標配,最起碼還有最后一道防線。
一項安全裝置算一分,「i30旗艦型」的得分高達14分、遠高過入門的「經典型」車款。如果能將「電動窗單觸升降」列為標配而非只有「Autodown」功能,那么i30的安全配備水平將可獲得「壓倒性」的勝利。但我們真的以為,若能將ABS列為全車系標配,i30將會更具有說服力。
Tiida以動力換配備
由于Nissan旗下產品多與法國雷諾共享底盤,因此Tiida也具備了歐洲小車的靈活操控,再加上與Teana相同尺寸的舒適座椅,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操控感受,可高速過彎但卻不必忍受顛簸,無怪乎其每月都是銷售「TOP10」的常客。此次參與評比是售價67.5萬元的「Tiida1.8S」,它的售價甚至比「i30旗艦版」還要便宜萬余元,但排氣量卻是1.8升!兩部亞洲小車比C/P值、比操控、甚至比誰的歐洲血統較純正?成了一場有趣的戰爭。
以現今國產車安全等級而言,i30cw應該將ABS列為全車系標配。
Tiida1.8車身較小但動力卻較大,開起來游刃有余、樂趣十足。1.6升的i30就僅有動力不足一項缺點,其余的安全配備卻相當豐富,例如「頭燈高低可調」、「光感應頭燈」、「旅程計算機」等均是相當實用的配備。
Tiida底盤循跡性絕佳再加上充沛的動力,但煞車卻采用「前碟后鼓」的保守設計,再加上將「電動窗單觸升降」、「20km/h速控上鎖」等舒適配備列為標配,擺明了就是舒適取向,與i30全然硬派的歐洲設計截然不同。
旅程計算機有助于駕駛人掌握可行駛里程,亦屬于安全配備的一環
OurChoice:NissanTiida5D
其實兩車的表現在伯仲之間,Tiida會出線還是在于其提供極佳的乘座質量,畢竟以絕大多數人的用車面向而言,載人的時間仍占大多數,當然若是有載物需求的話,i30cw肯定會更適合。另外,Tiida的1.8升動力也占了不少便宜,較飽足的低速扭力適合都會區路況,還保有低稅金的優勢,贏家只能有一個,i30cw表現已然超水平,只能說是遺珠之憾。